搜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发布时间:2013-05-31浏览:4422

                                                                                                 

                                                            欢迎访问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网站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简称化工学院)创办于1978年,历经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理化科,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等办学过程。20118月根据滁州市“装备制造业(高分子材料)、家电信息业(高分子材料)、盐(化工)、硅玻璃(水泥)、新能源(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对化学化工和材料方面的人才需求,改建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目前,学院设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化工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含应用化学(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制药工程(本科)、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五个专业,有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职称12人,博士19人(含在读2人)、硕士1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省级企业科技特派员2人,双能型教师19人。外聘其他重点高校教授和企业工程师18人。

学院有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SM-6510LV)、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GC-2014、科创GC900、科创GC9800、灵华GC9890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毛细管电泳仪(Agilent G1600A)、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Gemini V2380)、同步热分析仪(SDT-Q6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VARIAN Cary 100)、智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等离子发射光谱(iCAP 6000)等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现有5000m2化工楼一栋,4800m2化工实训楼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与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全椒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联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港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椒南大广电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实践基地13家。

3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厅级18项,产学研合作课题26项。发表一类论文42篇、二类论文22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类论文5篇。继“LnFe1-yCoyO3In2O3基新型纳米气敏材料探索与研究”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后,“大比表面树脂制备”获安徽省2012年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245-苯四羧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获安徽省201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应用型本科化学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获安徽省2010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化工人才的探讨与实践”和“基于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分获安徽省201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与三等奖。与安徽金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乙基麦芽酚新工艺改进和巢湖香枫橡塑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的PVC热稳定剂等项目,为地方区域经济创造效益3000余万元。2010年,成功申报“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创新平台”项目,获中央财政200万元专项支持。

学院秉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风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现有在校生1095人。近3年来,毕业生年均初次就业率超过96%、专业吻合度达到88.5%, 四六级英语通过率58.2%、高级化检工通过率接近40%、考研录取率接近25%。毕业生就业地点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各岗位骨干、领导、企业家,并有相当一部分成为硕士、博士和高校教授。

学院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曾荣获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滁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滁州学院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非师范,安徽省重点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化学科学导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以及纤维、橡胶和塑料制品等行业从事生产操作、质量管理以及工艺工程师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非师范,安徽省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化工行业需要,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基本知识、典型化工生产装置操作、设备设计、工艺设计和产品研发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现代研究方法和工具,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热力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化工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工程制图与CAD、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波谱解析、化工科技文献检索。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工、石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化工类生产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硅酸盐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粉体工程、硅酸盐材料工艺学、固液分离技术、材料结构表征及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控制和性能改进、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新材料的设计与开发等无机材料工程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本科,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需要,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从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制药工艺过程的设计与放大、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导论、制药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专业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相关行业从事医药产品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