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招生办发布时间:2019-12-03浏览:1298

欢迎点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站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信息学院)设有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均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信息类工科专业,也都是社会需求较大、发展前景好、就业质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并获得省级新专业建设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等多项省级项目,“中国高水平专业”艾瑞深研究院评定排名:全国第22,安徽第2;网络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首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建设专业,同时,还获批了安徽省网络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安徽省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高水平专业”艾瑞深研究院评定排名:全国第17,安徽第1。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以高水平的教授及博士为核心的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博士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三类领军人才2人,省级领军人才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3人,校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教坛新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20多人。21人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项。19人获得教师系列之外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人获得微软、思科、SUN、红帽、ITAT、CEAC等知名IT培训讲师资格,35人被评为双能型教师,7人荣获“师德标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荣誉称号, 4人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拥有“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省级教学团队,“网络工程”、“互联网+创客团队”“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指导团队”等校级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校级人才团队,以及“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常年聘有台湾、日本、美国等境外知名教授来校为学生授课。

  教学条件优越。以“集成、开放、创新、服务”为原则,建成涵盖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网络传输与工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3个系列、12个模块和1个云组成的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2500余台(件),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获批省级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实践基地、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示范实训工程中心。在南京技鼎软件、苏州山石网科、张家港国泰新点等公司建有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开放办学、项目参与、竞赛带动、慕课教学、境外研修等为主要路径,努力探索适应IT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安徽省首家开通了MOOCs教学平台;校企合作“技鼎软件班”“康能电气班”“华苏大数据班”将企业项目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开发能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开放办学,每年选送学生赴台湾、美国、马来西亚等高校游学,接收台湾学生来院研修。

  研究成果丰硕。学院面向国家战略与重大民生需求,围绕智慧养老与健康科技、智慧安全与应急技术、卫星数据应用等应用领域开展研究,并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学院组织了科研团队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各类科研项目2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1项(联合申报)、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8项、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48项、安徽省留学人员创新项目择优资助计划项目3项、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3项、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横向课题100项以及其它项目70项(校级等),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863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研究内容涉及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信息处理、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空间对地观测大数据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累计到账经费2457.27万元。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88项。与台湾淡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了每年一届的“皖台物联网研讨会”,联合成立了“皖台物联网中心”,该交流平台已成为安徽省对台文化交流一张靓丽的名片。

  学习风气优良。搭建了道德与素养、学业和学风、纪律与安全、个性与特长、就业与创业等学生成长“五大平台”,强化学生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学风建设,有2个班级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班集体,近几年有150多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00多人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制和大学生村官。

  创新创业能力强。依托大学生计算机协会、创客协会等社团组织,大力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物联网大赛、机器人大赛、网络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有1000多人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批国家级和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多项。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沪苏浙等经济发达地区,薪资水平高。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0-3510538